还是因为村级集体经济,如今的青阳社区获得了云南省卫生村保山市清廉村居保山市文明村隆阳区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等多项荣誉。
全市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沉浸式廉政教育会议强调为保山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干事环境4月26日,我市召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沉浸式廉政教育会议,结合党纪学习教育,以清官廉吏为榜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见廉思清,不断涵养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会议指出,一体推进三不腐,既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
市委书记杨军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要求,要在思想崇廉中筑牢不想腐的堤坝,注重理论武装,不断增强清廉自觉性,注重典型宣传,不断增强清廉主动性,注重正向激励,不断增强清廉积极性,做到心正、身正、行正。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先贤先进为镜,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切实增强不想腐的政治觉悟。会议组织观看了微电影《清廉杨善洲》和舞台剧《清官留史》,并随机抽取了5名参会领导干部现场谈感受。要在教育促廉中夯实不想腐的基础,抓好示范带动学,抓好融合实践学,抓好警示对照学,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争做明白人、执行人、放心人、带头人、引领人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要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一体推进口岸功能提升、口岸经济发展、口岸城镇建设,壮大进出口加工业,建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努力实现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制定市级林长年度巡林工作方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履行巡林职责,市级总林长、林长2023年开展巡林31人次,市级总督察带头开展督察1次、2名副总督察全面完成责任区督察,市政协将深入推进林长制列入重点协商计划开展民主监督。
为进一步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我市在抓紧抓实林长制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把林长制工作的发力焦点放在探索林长制管理新模式上,立足实际探索推行林长制一长四员三队升级版管理新模式,筑牢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绿色根基。通过探索推行一长四员三队升级版管理新模式,我市林草资源保护管理权责更明确、管理更精细、运行更高效、保障更有力,筑牢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绿色根基。为健全体系、压实责任,2023年,我市在建立和落实6项配套制度和林长+森林警长林长+检察长等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新建立重点工作情况通报、督办、提醒和林长提示单(函)、巡林(督察)发现问题五个清单等工作机制,市级林长推动落实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事项15项,适时发布保山市总林长令。境内建成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等14个自然保护地。
全市生态资源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评估等级达到最高的Ⅴ级;森林草原资源生态修复工作持续加强,建成省、市重点保障性苗圃3个,实施完成村庄绿化项目1个,2023年度造林14.1万亩,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100%,种草改良完成率100%;森林草原资源灾害防控责任全面压实,森林火灾受灾率常年控制在0.9以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连续12年被国家林草局评为先进单位;林草产业发展全面提速,全市2023年实现林草总产值306亿元、同比增长26.5%,林下经济产业、森林康养等新兴产业得到长足发展。通过优化调整,全市目前设四级林长1907名、村组专管员11653人、网格单元护林员7071人、自主管理员118名,划定林长责任区2498个;组建市、县(市、区)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扑火队10支330人,乡(镇)森林草原防灭火半专业扑火队38支661人,村(社区)森林草原防灭火义务扑火队1057支25376人
为进一步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我市在抓紧抓实林长制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把林长制工作的发力焦点放在探索林长制管理新模式上,立足实际探索推行林长制一长四员三队升级版管理新模式,筑牢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绿色根基。森林覆盖率达61.6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0%,均位居全省前列。境内建成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等14个自然保护地。全市生态资源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评估等级达到最高的Ⅴ级;森林草原资源生态修复工作持续加强,建成省、市重点保障性苗圃3个,实施完成村庄绿化项目1个,2023年度造林14.1万亩,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100%,种草改良完成率100%;森林草原资源灾害防控责任全面压实,森林火灾受灾率常年控制在0.9以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连续12年被国家林草局评为先进单位;林草产业发展全面提速,全市2023年实现林草总产值306亿元、同比增长26.5%,林下经济产业、森林康养等新兴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长四员三队打通保护管理最后一公里保山市林长制升级版促进林长治近年来,我市在抓紧抓实林长制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探索推行林长制一长四员三队升级版管理新模式,打通林草资源保护管理最后一公里,筑牢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绿色根基。为健全体系、压实责任,2023年,我市在建立和落实6项配套制度和林长+森林警长林长+检察长等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新建立重点工作情况通报、督办、提醒和林长提示单(函)、巡林(督察)发现问题五个清单等工作机制,市级林长推动落实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事项15项,适时发布保山市总林长令。通过探索推行一长四员三队升级版管理新模式,我市林草资源保护管理权责更明确、管理更精细、运行更高效、保障更有力,筑牢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绿色根基。通过优化调整,全市目前设四级林长1907名、村组专管员11653人、网格单元护林员7071人、自主管理员118名,划定林长责任区2498个;组建市、县(市、区)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扑火队10支330人,乡(镇)森林草原防灭火半专业扑火队38支661人,村(社区)森林草原防灭火义务扑火队1057支25376人。
制定市级林长年度巡林工作方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履行巡林职责,市级总林长、林长2023年开展巡林31人次,市级总督察带头开展督察1次、2名副总督察全面完成责任区督察,市政协将深入推进林长制列入重点协商计划开展民主监督。一长,即在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分级设置林长;四员,即结合基层各地实际情况,在村(社区)和小组设置专管员、选聘护林员,森林经营(承包)大户实行自主管理(自主管理员),这三员同时兼林长制相关工作的宣传员;三队,即在市、县(市、区)组建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扑火队、乡(镇)组建森林草原防灭火半专业扑火队、村(社区)组建森林草原防灭火义务扑火队。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我市共有林地面积1979.46万亩,分别占全市总面积、全省林地面积的69.23%和5.27%
500千伏隆阳输变电工程是保山发展壮大三大经济、服务千亿产业园区发展、满足绿色硅前端产业链用电需求的重点工程。天然气方面,中缅天然气保山区域支线管道设计输量为每年4.35亿立方米。同时,施甸县何元、昌宁县更戛等多个光伏发电项目开建,2023年全市新增光伏并网装机145.2万千瓦。到2035年前后,保山将成为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示范区。风光水储多能互补源网荷充一体发展保山加快推进绿色能源产业提能进级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加快发展口岸经济、全面振兴园区经济,是省委、省政府在深刻分析云南比较优势和增长潜力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全省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勾出了重点。云南通威公司建成了年产25万吨高纯晶硅生产规模。
气候资源方面,保山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适宜、四季如春、雨量充沛,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这对保山新能源链的闭环建设来说如虎添翼。
通俗地说,储能产业就是生产储电电池。包括220千伏王家山变电站、220千伏大寨电站变、220千伏黄龙变电站、110千伏梨树园变电站、以及通威二期项目配套220千伏间隔变电站等。
聚力发展绿色能源,加快推进能源产业提能进级,保山正当时。位于保山产业园区的保山路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便是一家专业从事锂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生产的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手机、数码相机、电车等领域。
据前述4月1日市政府发布的《计划》,到2025年,全市清洁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00万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60%以上,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初具规模。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打造绿色能源经济强市2024年3月30日,伴随着2组主变压器冲击带电成功,500千伏隆阳输变电工程顺利投入运营。其中,硅矿资源储量丰富,估测储量1亿吨以上,目前已经探明储量4077.6万吨,且硅矿石品质优良,二氧化硅含量高达98%,这为发展光伏产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风力发电的情况是,2023年,全市风力发电共17.4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4%。这些项目建成,全市电力负荷保障能力达480万千瓦,形成向北连接怒江,往南辐射德宏、临沧,东部承接大理,西去对接边境的供电网架网络。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增加,需要大量的充电设施。据介绍,此前保山已经建成500千伏兰城变电站,加上此次投入运营的500千伏隆阳变电站,保山电网形成了以两个50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其余多个220千伏以下变电站协同发力的供电格局。
保山源网荷充一体发展、打造滇西绿色能源枢纽规划中的源指的是绿色能(电)源,网指输电网,荷就是变电站、负荷,充是新能源电车充电设施。如何将这些矿藏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保山市委、市政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省委制定的三年上台阶、八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即3815战略目标,采取了系列措施,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建设绿色能源示范区2024年4月1日,保山市人民政府发布《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件,其中绿色能源强市措施指出,继续做大做强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构建承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打造千万千瓦级风光水储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协同发展源网荷充各项产业,建设滇西新能源枢纽,将保山建成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示范区。保山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铅、锌、锡、铜等有色金属,以及硅、硫、汞等矿藏。除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理想的气候资源外,保山地处滇西咽喉,自古是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也是保山最大的资源。建成投入使用充电站9座,零星充电桩63个、112条充电枪。
太阳能方面,保山是全省12个最佳开发区之一,全市具备条件开发光伏520万千瓦以上。光伏项目实施情况是,2022年以来,隆阳区罗明、横山、杨柳、蒲缥、西邑等10多个光伏发电项目开始建设,光伏装机容量超过150万千瓦。
所谓储能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的过程。项目位于保山产业园区,总投资5.02亿元,装2组1000兆伏安主变压器,设4回500千伏出线、12回220千伏出线。
据悉,2023年该公司还追加投资22亿元,加大储能产业研发力度。目前,保山已经构建了以高速公路、国铁电气化铁路为主的综合交通网,以及保山机场、腾冲机场构成的空中通道,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大通道正在形成。
留言0